1重選
重選法是根據(jù)礦物相對密度(通常稱比重)的差異來分選礦物的。密度不同的礦物粒子在運動的介質中(水、空氣與重液)受到流體動力和各種機械力的作用,造成適宜的松散分層和分離條件,從而使不同密度的礦粒得到分離。
重選是選金普遍的方法之一。在砂金礦中,金通常是呈單體自然金形態(tài)存在,粒度一般大于16噸/米3,與脈石密度差大,因此重選是選別砂金礦主要、有效、經(jīng)濟的方法。但在脈金,重選是很少單獨使用,不作為聯(lián)合提金流程的一部分,一般是在磨礦與分級回路中,采用跳汰機和螺旋溜槽與搖床配合,提前回收一解理的粗粒單體金,以利于其后的浮選和氫化作業(yè),并可獲得合格的金精礦。這種方法在小型金礦和地方群采礦才用得較普遍,如內蒙的金廠溝梁、大水清等金礦。
重選選金的主要設備是各種形式的溜槽、跳汰機和搖床。除常規(guī)重選設備外,在消化吸收設備基礎上,研制了皮帶溜槽、羅斯溜槽、圓形跳汰機、砂金離心洗選機組等新型重選設備,在黃金生產(chǎn)中以取得良好效果。在砂金礦山普遍用混汞法分離金與重砂礦物;而在脈金礦山,混汞通常作為聯(lián)合流程的一部分與浮選、重選、氰化等配和,主要用來捕收粗粒單體金。
1)跳汰選金法
跳汰選金法是以跳汰機為選金設備的選金過程。跳汰機是常用重選設備,類型很多。
隔膜跳汰機的工作原理是:當偏心傳動機構帶動隔膜作往復運動時,跳汰室內中的水便透過篩網(wǎng)產(chǎn)生的垂直交變的脈動水流。入選物料給到床層上面,與床層礦石及水組成粒群體系。當水流向上沖擊時,粒群呈松散懸浮狀態(tài),此時輕重大小不同的礦粒以不同的速度沉降,大密度粗顆粒(床石)沉降于下層。當水流下降時,產(chǎn)生吸入作用,密度大粒度小的礦粒穿過床層間隙進入下層。
2)搖床選金法
搖床選金法是以搖床為主要設備的選金過程。搖床是在水平介質流中進行選礦的設備,由床面和傳動機構兩部分組成,床面由傳動機構帶動作縱向往復運動。礦古在搖床上的分選是在床面往復運動過程中逐步完成的。促成礦粒運動的因素,除自身重力外,主要是沖流和床面差動運動。礦粒在運動中經(jīng)受垂直于床面的分層作用和平行于床面的分離作用。兩項作用的結果是不同礦粒自床面的不同區(qū)間排出。
搖床根據(jù)所選別的礦石粒度的不同,可分為粗砂床(>0.5毫米)、細砂床(0.5~0.074毫米)和礦泥床(0.074~0.037毫米)三種。
3) 溜槽選金法
溜槽選金法是一種重選方法。溜槽選金的主要設備是溜槽。溜槽是一傾角為3°~4°(不超過14°~16°)的木制(或鋼材) 狹長斜槽。黃金行業(yè)可就地制造。分選原理是:礦漿從槽頭給入溜槽后,在水流作用力、礦粒重力(或離心力)、礦粒與槽底間摩擦力等力的聯(lián)合作用下,不同密度的礦粒松散分層和分離,密度大者在槽底成為精礦,密度小者成為尾礦。溜槽為間歇作業(yè),當槽底精礦沉積到一定高度時,停止給礦,清出精礦。
溜槽分粗砂溜槽和礦泥溜槽,前者適于處理粗粒級的物料,后者適于處理細粒級物料。粗粒溜槽槽底裝有鋪物和擋板。
粗粒溜槽是砂金礦選礦的主要設備,應用于陸地上及采金船上。陸地上的大溜槽一般為15米左右,采金船上的一般為4~6米。
4)螺旋選礦機選金法
螺旋選礦機選金法是以螺旋選礦機為主要設備的選金過程。螺旋選礦機是利用重力、磨擦力、離心力和水流的綜合作用,使礦粒按比重、粒度、形狀分離的一種斜槽選礦設備(。整個斜槽在垂直方向彎曲成螺旋狀。其分選過程是:從斜槽上方給入的礦漿,沿斜槽以螺旋線狀向下流動。在流動過程中,礦粒進行分層。密度小的大顆粒分布在螺旋槽的外緣,密度大的細顆粒分布在螺旋槽的內緣。分層后的重產(chǎn)物利用截取器由內側槽底的排料口排出,輕產(chǎn)物則由螺旋槽的末端排出。
螺旋選礦機結構簡單,容易制造,無傳動機構,不需動力;選別6毫米以上、0.05毫米以下及含有扁平狀脈石的物料效果較差。。
5)圓錐選礦機選金法
圓錐選礦機是根據(jù)尖縮溜槽(又稱扇形溜槽)的原理演變而來的。尖縮溜槽呈扇形,槽長約1米,給礦端寬125~400毫米,排礦端寬25~9毫米,槽面傾斜放置。
2混汞選法
混汞法按其生產(chǎn)方式可分為內混汞和外混汞。在砂金礦山普遍用混汞法分離金與重砂礦物;而在脈金礦山,混汞通常作為聯(lián)合流程胡一部分與浮選 、重選、氰化等配合,主要用來促捕收粗粒單體金。
內混汞是在混汞筒或磨礦機內進行,可以較好控制汞污染。
外混汞的主要設備是混汞板,它由支架、床面、汞板三部分組成。汞板材料由紫銅板、鍍銀銅板、水銀板等,以鍍銀銅板的混汞效果好。為了鍍銀和生產(chǎn)上更換方便,常常將電解銅板裁成寬400~600毫米,長800~1,200毫米的小塊,鍍銀后,按支架的傾斜方向一塊塊鋪設在床面上。
汞板面積的確定與處理礦石量、礦石性質和和和混汞作業(yè)在選金流程中的作用有關。通常,在汞板面上礦漿流深度為5~8毫米,流速0.5~0.7米/秒的條件下,處理一噸礦石所需的汞板面積為0.05~0.5平方米 /噸·日。若混汞只為捕收大顆粒游離金,其尾礦尚需浮選、重選和氰化時,公辦定額可定為0.1~0.2平方米/噸.日。
混汞作業(yè)條件:給礦濃度10~25%,給礦粒度3~0.4毫米,礦漿流速0.5~0.7米/秒。汞消耗量為3~8克/噸。